劉珈汶張晞晴齊唱「通緝犯悲歌」英警任自生自滅 港家人割席斷六親
記得年前警方國安處開始通緝「逃亡者」時,一些人還以為好威,自覺身價成「球」,十分得戚,又強作輕鬆,笑稱「你又拉我唔到,吹咩」。但過了一陣子,不安感開始襲來,當地警方亦以冷面相向,任其自生自滅,而香港親友又紛紛割席,十分慘情。我前文寫逃英的劉珈汶被網民偽造喊苦,滿面愁容說「英國佬會唔會交我哋出嚟㗎」,其實她憂慮的情況真的已發生,英警方最近叫她搬屋、避開公眾集會,並須噤聲,風險自理,姿態極之冷漠消極;另一通緝犯張晞晴亦大吐苦水,說在港家人避不聯絡,斷了六親。兩個通緝犯齊唱悲歌,逃亡生涯原是一場噩夢。 劉珈汶於2021年9月逃亡英國,現任亂港組織「香港民主委員會」(HKDC)高級幹事,警方國安處去年底向她發出通緝令。她月前向《美國之音》說,鄰居收到來自香港的舉報信,提及當局正懸紅100萬港元緝拿她。這其實很平常,卻令她極之不安,終日疑神疑鬼,於是要求英警方加強保護,但對方態度冷淡,一直未見積極行動。 最近她向英媒《衛報》透露,指該區警察局曾派警員與她會面,叫她「停止可能帶來風險的活動」,也應「避免參加公衆集會」,這等於要她自我約束;又有警員來電,指她經常向傳媒和國會議員「噏三噏四」,意思是,應「收吓聲啦」。 原來英警方3月時已要求她簽一份「諒解備忘錄」,建議她搬屋,並更改日常行程等,避免令自己處於險境。她本來以為警方會加強保護措施,誰知對方闊佬懶理,反而叫她匿藏避險,她條氣當然極之唔順,遂向英媒爆料。 心水清朋友分析她的遭遇,認為英警方態度冷漠,不只因為人手不足,案件太多,無暇兼顧,而叫對方自己顧自己,看來背後有政府高層一個方針,就是不想為了保護這批通緝犯,而刺激中方,避免在目前一片和風中挑起事端。在這政策下,執法當局自然不會積極回應反華鷹派所指的「跨境鎮壓」。 另一現象也說明這點,據BBC報道,工黨政府內政部近日披露,徵用來收容「要求庇護人士」的酒店,數目將會大減,由2023年的400間,減至少於210間。即是說,逃亡來英的「黑暴手足」,申請庇護將越來越困難。 除了劉珈汶,另一名逃英通緝犯張晞晴也大唱悲歌。她近日在國會一次聽證會上說,自己曾主動聯絡內政部,要求安排會議,聽取被懸紅港人的苦況,但有關官員從來沒有主動聯絡她,她惟有自己想辦法避險。 她又說,通緝令嚴重打擊她的社交生活,很多在港親友都與她斷絕來往,連居英的朋友也開始跟她保持距離,担心影響他們將來返港的機會。由此可見,被通缉的結果是「六親皆斷」,處境比坐監更悽涼。 這兩個逃亡者的「悲歌」告訴大家:他們當初以為被通緝威威水水,只是一時的天真想法,到陷入無援孤獨的困境,又為遲早被「送瘟神」而惶恐不安時,便知道做通緝犯是困在一座更大的監獄,絕不好玩。